总支书记张晋副研究员:
实践研修赴贵阳,百年诞辰谱华章。
重走当年长征路,感动先烈红旗扬。
真理光辉秉烛照,未竟征程斗志昂。
而今迈步从头越,民族复兴业未央。
院长刘翠芬教授:
参加了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贵州师范大学)的实践研修,收获有三:
首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研究”学术研讨会,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中构筑起的精神谱系有了深入的了解。
其次,通过理论学习和实地考察,对长征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和那段苦难和辉煌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长征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理想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感悟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践行思政课教师的初心使命,要在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方面有所作为,更好承担起立德树人的使命。
再次,通过与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交流研讨,深切感受到我们的差距,我院在前进发展中还有许多“娄山关”和“腊子口”需要征服,我们要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凝炼科研方向、提升科研水平等方面下大力气,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副书记嘎日仓敖日布:
重走长征路,奋进新时代。本次研学之旅不仅让我感受到老一辈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解放而奋斗的革命精神,也让我深刻地感悟到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重要意义。贵州是红色文化圣地,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扎西会议和苟坝会议等重要会议作出的决定,形成了长征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作为一名新时代共产党员,我们一定要继承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坚定信念、民主团结、务求必胜的遵义会议精神,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懈奋斗。
“李德英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副院长李德英副教授:
此次贵州师范大学研学收获颇多,在这里主要谈谈在学科建设和教学管理方面的一点收获。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10年,十年来,一直以项目为载体,通过抓教学项目、科研项目、社会服务项目建设,不断推动马克思理论学科建设水平提升,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思政课教学管理方面,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守正创新,通过规章制度建设促进规范教学;通过落实集体备课、加强一流课程建设、鼓励教师参与各级各类教学比赛等途径,通过整合实践教学、实施无纸化考试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效率,着力打造“有情有义有未来的思政课”。
以上经验对于我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及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启示。接下来,我们将结合学校、学院实际,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及思政课教学改革,全力推动学院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教工党支部书记刘艳萍教授:
学百年党史·思红色传承·铸信仰之基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传递信仰。“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有情怀的人讲情怀”。思政课教师的信仰从何而来?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深刻理解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上。
7天贵州的红色研学,我不仅聆听专家的精彩讲解,还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红军烈士陵园、娄山关、苟坝会议会址、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园等红色纪念地及息烽集中营。在听革命故事、看历史图片中我深刻感受到党百年奋斗历程的艰辛,在接受红色革命精神洗礼中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回望过往历程,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必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把红色作为最亮丽、最厚重的育人底色,用思政课激活红色基因的精神密码,用思政课讲好红色故事和革命精神,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帮助大学生在坚定“四个自信”中铸牢信仰之基。
“张春梅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张春梅教授:
贵州研学之行收获满满。无论是参观蒋介石关押张学良、杨虎城的麒麟洞、解放贵州革命烈士纪念碑、息峰集中营纪念馆,还是参观遵义会议会址、瞻仰红军烈士陵园都让我们受到了一次难忘的革命传统教育洗礼。印象最深刻的是参观位于群山环抱下的枫香镇苟坝村的苟坝会议会址,让我们深刻了解了中央在苟坝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避免了中央红军遭受覆灭的危险。本次研学让我们深刻感受到革命的艰辛和伟大,深刻认识到我们的党所经受的磨难和考验。我们要把此次贵州之行作为自己修炼党性、提升自我的一个新起点,在思想上坚定政治信念,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青年教工党支部书记张国艳副教授:
贵州是中央红军长征经过的11个省中活动时间最长、活动区域范围最广、发生重大事件最多、留下遗迹最丰富的省份。这次实践研修,就是沿着红军长征在贵州的足迹,以遵义会议为中心,接受红色文化熏陶,感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精髓要义,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欧阳恩良说,实践研修是一项政治性、思想性、纪律性都很强的集体活动,希望大家明确目标任务,强化身份意识,保持良好心态,发扬团结互助精神,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珍惜这一难得的缘分,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共同构筑起友谊的桥梁。
王玉芬教授:
为期一周的贵州研修结束了,感觉时间短暂意犹未尽。一周研修时间紧张安排紧凑,内容丰富,理论与实践无缝对接,收获颇多。
通过一周的研修我们重温了中国共产党的长征路,深刻地领会了长征精神。深刻地感受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工农红军的英勇无畏,党旗红色更深的烙印在我心中。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信仰理想、为了人民幸福献出了宝贵的年轻的生命。在贵州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所走过的艰难历程,更加明白了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自己在思想上得到了又一次升华。作为高校的一名思政课教师,今后要更加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张雪瑞副教授:
这次社会实践研修我们走了部分长征路,从遵义会议旧址到苟坝会议旧址,从娄山关到四渡赤水之茅台镇,我们实地感受红军长征所经历的艰难困苦,真切领悟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弘扬长征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多了解长征故事,多学习长征精神,更要讲好长征故事。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条件如何变化,也要不忘初心,牢记思政课教师的使命。
学院办公室主任、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马媛媛副教授:
重走长征路,回望初心使命,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是“作始也简,将毕也钜”。创建于红船的党,历经千辛万苦,百炼成钢,最终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解放、走向富强。习近平总书记说:“长征永远在路上。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如今,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人民也始终拥护中国共产党。长征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心中有信仰,眼里有乾坤,肩上有道义,脚下有力量。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孟蕾:
为期一周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已经结束,收获很多,特别是与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座谈给我的感触很深。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面,我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启发:第一,如何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的时效性。通过了解贵州师范大学的形势与政策课,我深深体会到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更认真地参与集体备课,教研室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不断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的时效性。第二,如何提升自己的教学与科研。通过座谈,我深深体会到教学和科研本身就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应该在教学中发现新问题,将新问题在科研中认真梳理研究加以解决,再在教学中加以检验,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
青年教师、工会主席康晋霞:
长征,永远在路上。这次贵州研学之行,不仅是一场视觉上的盛宴,更是一场精神上的洗礼。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无论是“长征精神”还是“遵义会议精神”并不陌生,也是我们上课经常引用的红色资源。因此,在研学之前,自己抱着“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的心情,并且认为是要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认知。但在实践研学的过程中才发现,原来自己对于理论的学习也是不够深入的。比如对于遵义会议的认知,之前存在刻板印象,对于它的“大转折”意义也只是停留在结论性的表层认识。通过这次实践研学,纠正了原有的刻板印象,更加系统的、深入的学习了遵义会议,如遵义会议是由系列会议组成,其中,具有深远意义的“苟坝会议”展现出毛泽东思想的真理光芒等等。
当下的我们要重走红军的长征路不太可能,历史早已把当年的艰难险阻化为今日的枝繁叶茂。“这盛世如你们所愿”,我们伟大的红军战士,我们的革命先烈,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用血与泪换来了后代的“盛世”、祖国的繁荣、民族的振兴。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主席告诫我们“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步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我们:“无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的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新形势新环境,我们要勇于跨越“雪山”“草地”、敢于征服“娄山关”“腊子口”,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培养时代新人时不我待。遵义会议会址内,有人写下这样一条留言:“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远方的前进路,我们要接过革命先辈的接力棒,创造我们这一代人的新辉煌。”
斯琴毕力格博士:
2021年6月21日,在遵义会议会址之地参观学习了革命历史。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的。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开始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遵义会议的意义是伟大的,遵义会议会址已成为辉耀日月的历史丰碑。
通过参观学习,我得到了一次难忘的革命洗礼,深刻感受到革命的艰辛和伟大,深刻认识到我们党所经受的磨难和考验。
对此,作为一名思政课老师,我要用遵义精神来修炼自己,提升自我的政治信念,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青年教师刘帅博士:
贵州师范大学研学活动圆满结束了。这次的研学活动使各位学员研学热情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回程的路途中,各位学员更加坚定地认为:共产党人从建党开始就有着坚贞的信仰,有了这种信仰方能塑造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坚强的意志。共产党人从党小组的建立开始就为了能够实现共产主义事业做好了献出生命的准备,就为了能够救劳苦大众于水火之中做好了奉献终生的准备,就为了早日建立新中国走向富强之路做好了无惧艰辛险阻无畏挑战勇往直前的准备,这就是共产党员的精神。
青年教师、在读博士贾英飒:
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着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了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汇聚成我们党的红色血脉。每到一地,重温那一段段峥嵘岁月,回顾党一路走过的艰难历程,灵魂都会受到一次震撼,精神都会受到一次洗礼,我们一定会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努力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组织员、青年教师安波:
作为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地,当年长征时,红军在贵州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时间跨度长达18个月,行程约14000里,足迹遍布60多个县(市、区),在贵州境内召开了以遵义会议为代表的系列重要会议,取得了四渡赤水等系列重要战役的胜利,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在今天仍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在课堂上讲好红色故事、党的发展历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以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播下精神种子;同时也鼓励同学们重走长征路、参观博物馆或者红色遗址,探寻书本之外的红色文化知识,在实践中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学习体验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青年教师牛雯:
为期一周的实践研修收获颇多,全面了解了长征时期的历史,深刻感悟了长征精神,不仅使心灵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信念更加坚定,而且在思政课教学方法上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在强化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教育等方面深受启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将此次实践研修中的所见所学、所思所想融入到学习、教学、科研中,真正达到本次实践研修活动的初衷。
青年教师贾素波:
6月18日至6月25日,参加了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基地(贵州师范大学)举办的思政课教师交流学习培训及实践研修活动。
研修期间,在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们的精心组织安排下先后到遵义会议会址、红军烈士陵园、娄山关战斗遗址、苟坝会议会址、四渡赤水纪念馆等地和息烽集中营,追寻红军足迹,接受红色文化教育。
在充实而紧凑的研修过程中,不仅使心灵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而且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在强化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教育等方面深受启发。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真正将思政课打造成为“学生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青年教师高雨: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主席《忆秦娥·娄山关》中的词句,描述了长征的艰难,抒发了决心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引导中国革命走向新胜利的豪情壮志。
这次实践研修采取专题教学、现场教学等方式进行:在专题教学环节,全体学员聆听了贵州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俊教授作的《红军长征与遵义转折》专题报告,重温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
在现场教学环节,全体学员先后到黔灵山,参观蒋介石关押张学良、杨虎城的麒麟洞和解放贵州革命烈士纪念碑,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到息烽集中营纪念馆,看到了国民党设立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关押革命烈士的秘密监狱;到遵义会议会址,瞻仰红军烈士陵园,深刻领会遵义会议精神,实地感受这次生死攸关的会议;到娄山关,实地感受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黔北第一险要;到“毛泽东用马灯点亮的地方”——苟坝会议会址,走了“真理小道”,体会真理有时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到红军长征四渡赤水之茅台渡口,领会毛泽东的“四渡赤水出奇兵,毛泽东用兵真如神”。这次现场教学,我们走了部分长征路,实地感受了红军长征所经历的艰难困苦。透过长征路线上的遗址、标牌、陵墓、纪念馆,我们看到了革命红军战士留下的长征印痕,充分感受和理解长征精神。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面对形形色色的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这些都是长征精神的内涵。二万五千里长征,举世瞩目,彪炳史册。我们记忆长征,是为了汲取智慧力量;我们不忘初心,是为了继续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说: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现在是新长征,我们要重新再出发!
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进一步增强做好思政课教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激励思政课教师要永葆情怀本色,坚守初心使命,讲好新时代思政课。
青年教师马志伟:
行走,赐予力量;行走,感悟人生,2021年6月18日-25日,我们带着初心重回老区,倾听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遵义会议、苟坝会议、娄山关战斗、四渡赤水、乌江渡战斗……行走在贵州黔北这片历史文化深厚的红色热土上,处处都能听到发生在这片革命圣地的一个个闪亮的长征故事。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红色革命军为了解放全中国所做出的努力,他们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发扬。在推进红色教育时,在课堂上要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遗址“活”起来,让红色文化成为铸魂育人的精神动力。
青年教师魏雪青:
此次贵州研学之行旨在回望来路,重温历史。贵州是英雄的红色土地,而遵义则是伟大的转折之城。长征期间,红军足迹遍布黎平、遵义、毕节等贵州多个市、县,留下了出奇制胜的四渡赤水的杰出战例、《忆秦娥·娄山关》豪迈壮阔的光辉诗篇等厚重的红色文化。红军长征路上一枚枚鲜红的印记,深深镶嵌在黔山秀水之间,成为留给后人难以忘却的红色记忆。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曾指示要弘扬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这也启示着我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一定要赓续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青年教师苗金花:
通过参加2021年6月18日至6月25日的实践研修班(贵州),参观了很多红色革命展馆和纪念馆,重温了党带领我们长征和革命的过程,深刻体会到了党的革命精神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初心和使命。遵义会议是在紧急的战争形势下召开的,集中地解决了党内所面临的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
青年教师丁燕楠:
2021年6月18日—25日我们在贵州开启了实践研修及交流学习之旅。从黔灵山到息烽集中营,再到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和苟坝会议会址……心路历程在不断拓宽。踏入红军旧址的门槛更能感受到如飞瀑冲泻青石般的震撼,在红色回忆中行走,心智也在逐渐接受洗礼。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在本次研修活动中深刻感受到了社会主旋律和红色文化带来的深刻影响,既拓宽了知识层面,拉进了课本知识与现实的距离,又使我敬佩于党在抗战时期强大的领导能力和正确的决策方式,带来了不一样的收获。在今后的学习生活里,使我更加坚定要紧跟中国共产党的指引,积极宣扬红色文化,向长征精神学习,严于律己。
青年教师郭都达古拉:
本次为期一周贵州之行参加第二届“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贵阳论坛”暨“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研究”学术研讨会;聆听李俊教授的《红军长征 长征精神》专题报告;赴麒麟洞(蒋介石关押张学良处)、息烽集中营、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战斗遗址、花茂村(习近平总书记新农村建设视察点)、四渡赤水之茅台渡口等实践研习,深刻体会到长征精神是红军当年用鲜血和生命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如今我们都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就应该不忘革命先烈,继承和发扬这样宝贵的精神,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进,用长征精神驱动我们的工作,要做一名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
青年教师乌日古玛拉:
回望长征,缅怀长征,让长征精神融入血液、引领行动。2021年6月18日至25日,包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职工到贵州研修。在本次为期一周的研学活动中,感受到了红色文化和长征精神带来的深刻影响,既拓宽了知识层面、拉近了理论与现实的距离,又使我敬佩于中国共产党的强大的领导能力和正确的决策方式,为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收获。
从黔灵山(麒麟洞)到息烽集中营纪念馆,再到遵义会议遗址,瞻仰红军烈士陵园,再到娄山关、苟坝会议遗址、红军长征四渡赤水之茅台渡口……心路历程在不断拓宽,在红色回忆中行走,心智也在渐入佳境。
本次贵州研学使我切身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力量和温暖以及今日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形势,我们要进一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积极宣扬红色文化、学习长征精神,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青年教师张宇杰:
李俊老师说:“历史上用《忆秦娥》词牌名填词的作者无数,其中最有名的,意境最佳者为李白和毛泽东的,而毛主席的词则更胜一筹。”
如今看来,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只是借景抒情,叹伤怀古,描写了物是人非的凄凉之景。而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不仅寓情于景,更是托物言志,表达了长征途中,历经危难艰险,在悲壮残阳下衬托出坚强、希望的革命意志。同是西风残照,面对咸阳古道和似铁雄关,古今的感情迥异,意境大为不同。
青年教师刘文耀:
遵义会议是伟大的转折,它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不仅形成了新的军事核心,而且开启了独立自主领导中国革命的新征程。遵义会议形成的“独立自主、民主团结”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文化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年代的集中体现。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值此党的百年华诞,包头师范学院组织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员教师去贵州红色基地参观研修,是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需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重走红军长征路,传承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是对革命先辈们最好的纪念。
青年教师李世光:
值此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我跟随学院赴贵州研学,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让我受益颇多。在贵州期间,我们再次重温中国革命的历史,感受中国革命政权的来之不易,感受红军长征的艰难,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和伟大。
在国民党关押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息烽集中营,在遵义会议旧址,在红军四渡赤水纪念馆,我们重温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回想当年工农红军、革命先烈面对种种艰难困苦,依然迸发出豪迈雄壮的革命激情,而今我们享受着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美好生活,作为一名有着十几年党龄的教师,我更应该时刻铭记党和国家的教导和培养,坚定理想信念,继承和发扬先烈们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做好本职工作,用辛勤的汗水回馈我们的党和国家,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