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一、机构设置

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包头师范学院独立设置的二级学院,承担着全校本专科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现设有六个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设有两个行政管理机构:学院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和学生工作办公室(团总支)。设有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点,现有在读研究生8人。设有一个少数民族学生预科基地,现有少数民族预科生100人。

二、师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现有人员36人,均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其中,专任教师34人,专职行政人员2人,兼职行政人员8人。教授5人,副教授6人,博士1人,在读博士1人;50岁以下教师全部具有硕士学位。80后教师占75%以上。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在长期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学院已经形成一支学历、年龄、职称结构渐趋合理,年轻教师居多,具有良好师德师风和教书育人精神,具有创新、协作精神的管理、教学和科研团队。近年来,学院在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严把准入关,对新教师学历、政治面貌等都提出更高要求。新任思政课教师原则上应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或相关专业具有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博士学位以上的毕业生,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并且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方面,及时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批示精神及中央和自治区下发的有关思政课的文件与规定,对教师课堂教学和校内外宣讲纪律提出明确要求,确保教师队伍政治方向正确、政治立场坚定、业务基础扎实。

三、教学情况

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目前,学院开设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自治区线下一流建设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自治区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和级精品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为自治区精品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形势与政策》课为校级重点课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为校级线上一流建设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校级线下一流建设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建设课程(现部分课程名称有调整,以上均用原课程名称)。

学院现有两个自治区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张春梅名师工作室”和“李德英名师工作室”。

四、科研成果

学院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思政课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积极鼓励教师申报各级各类课题。2015年以来,学院教师发表科研论文近百篇,其中有13篇发表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出版专著16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25项。获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准教育部项目1项,获准省部级科研项目11项,获准市级科研课题8项,校级科研课题18项。2021年3月,“包头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在学院成立,开启校地思政课共建和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之路。

教师中,现有自治区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人,自治区优秀硕士生导师1人,“鹿城英才”工程三层次1人。获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包头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现有自治区高校优秀思政课教师1人,自治区教坛新秀1人,首届自治区高校思政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二等奖2人,自治区“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二等奖1人;包头市“优秀理论政策宣讲员”2人,包头市优秀教师2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坛新秀2人,校级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二等奖1人,校级教学管理奖1人,校级优秀教学质量奖1人,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人,校级阴山学者2人,校级“三育人”先进1人。多人次获得自治区、包头市、校级优秀党务工作者或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一如既往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书育人宗旨,严格遵守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继续加强教师道德修养建设,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坚持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不动摇,在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要紧紧抓住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发展的大好时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地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