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评估认证 >> 正文

2019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1修订版)毕业要求

发布日期2021年08月12日      阅读:[]



毕业要求1[师德规范]:热爱祖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了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理解学科独特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育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遵守教育法律法规,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做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四有”好老师。

指标分解点

1.1坚定政治信念:热爱祖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研判社会舆论和社会思潮,明辨是非。


1.2秉承树人理念:依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育德、育知、育人、育魂”的学科属性,掌握立德树人途径与方法。


1.3养成法治观念:遵守教育法律法规,遵守《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理解依法执教内涵,具有依法执教的意识。


1.4明确职业目标:立志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课好老师。

毕业要求2[教育情怀]:正确看待教师工作的意义与专业性,形成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具有较强的从教意愿与教育理想,做“懂教、会教、善教、乐教”的中小学思想政治教师;为人师表,内外兼修,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以及健康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情趣,传递正能量;情系学生、胸怀育人,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指标分解点

2.1认同教师职业:正确看待教师工作的意义与专业性,热爱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较强的从教意愿与教育理想,做一名“懂教、会教、善教、乐教”的中小学思想政治教师。


2.2提高自身修养:内外兼修,“知行合一”,秉承公正,具有人文底蕴与钻研精神,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保持健康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情趣,传递正能量。


2.3指导学生成长: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有爱心耐心细心,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小学生自我发展,做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掌握系统扎实的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形成科学的学科观,能够立足马克思主义思想和方法,深入把握其发展历史和前沿;注重拓宽专业视野,掌握一定的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实践中的育人价值;能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学习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学科教学内容问题,提高学科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指标分解点

3.1掌握学科知识: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知识体系及其发展历史和前沿动态,掌握系统扎实的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3.2了解学科关联: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了解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语文、历史、法律、哲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


3.3清楚实践应用:改革学科课程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了解思政学科与社会实践及共青团、少先队活动的联系,创建参与体验、互动思辨、实践锻炼等学习环境;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收集、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结合社会热点、重点问题开展较深入分析,撰写调研报告和研究论文。


3.4领会学习指导:具有积极适应新技术变革开展教育教学的意识,理解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了解学习科学的知识,习得基于核心素养和认知特点的中小学思想政治学科学习指导方法和策略。

毕业要求4[教学能力]: 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一般规律和学科认知特点,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依据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标准,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设计、实施与评价,开展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实践和积极体验;初步掌握重难点教学策略、结构化学习指导和学科思维方式培养等学科教学知识,具备教师职业技能与教学基本功;能针对教学难点问题,进行实证化的行动研究,形成研究成果,具备初步的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指标分解点

4.1开展教学实践:熟悉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教材;理解中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明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程核心素养,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善于组织课堂,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设计、实施以及学习评价。


4.2提升教学技能:初步掌握重难点教学策略、结构化学习指导和学科思维方式培养等学科教学知识,通过微格训练学习,系统掌握导入、讲解、提问、演示、板书、结束等课堂教学基本技能操作要领与应用策略;具备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的教学基本功以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4.3培养教研能力:运用多种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教育教学信息,掌握分析中小学生学习需求的基本方法,能够整体把握中小学思想政治教学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处理教材,初步开发课程,运用到教学中,或形成实证化研究的毕业论文。

毕业要求5[班级指导]:了解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原理和主要方法,掌握班级、共青团、少先队建设与管理的基本规律与方法;掌握班级成长的规律,能在班级工作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善于组织学生活动、创设班级文化、引导学生综合发展,具备一定的教育智慧,能够处理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突发情况;育人为本,重视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发展,引导养成良好品德与塑造健全人格。

指标分解点



5.1坚持德育为先:了解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原理和主要方法,掌握班级、共青团、少先队建设与管理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全面发展。


5.2体验班任角色:掌握班级成长的规律,能在班级工作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注重专题实践、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善于组织学生活动、创设班级文化、引导中小学生综合发展与评价。


5.3参与两育指导:育人为本,重视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塑造良好品德与健全人格,能够处理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突发情况,对特殊学生发展进行有效引导。

毕业要求6[综合育人]:遵循“分类育人和全程育人”理念,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全面发展;理解思政学科独特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掌握在教书中育人的途径与方法,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开展主题育德和社团育人原则和策略;依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开展校内外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培养必备的品格和立身、处事、乐生等关键能力。

指标分解点

6.1熟悉教育知识:了解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特点,了解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培育、人格塑造、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与方法,深刻理解思政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掌握课程育人的方法和策略。


6.2强化学科育人:能够在中小教育实践中,深入挖掘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合理设计育人目标、主题和内容,有机开展养成教育,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体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6.3夯筑活动育人: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能够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规律与方法创设积极健康的中小学班级与校园文化,学会组织主题教育、劳动教育、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促进青少年学与思、善与爱、健与美的发展。

毕业要求7[学会反思]: 了解专业发展核心内容、发展阶段与路径方法,形成专业发展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主动适应,促进专业成长;把握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前沿动态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前沿和新进展,能够规划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初步掌握教育教学反思的方法与策略,具有一定批判性思维能力。

指标分解点


7.1保持持续提升:具有专业发展意识,能主动适应、自主学习和开阔视野,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前沿与新进展,结合基础教育领域新理念、新成果进行教育教学改进,促进专业成长。


7.2学会自我规划:了解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途径和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方法,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理性分析自我、明确发展目标的重点、选择发展路径,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规划。


7.3培育理性思维:学会独立思考,掌握反思笔记、课堂观察、叙事分析和行动研究等反思方法与技能;能够对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自我诊断与改进,养成从学生学习、课程教学、学科理解等不同角度反思分析问题的习惯。

毕业要求8[沟通合作]:了解中小学教育的团队协作类型和方法,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和价值,掌握团队协作的基本策略,具有组织和参与团队交流、合作互助、探究学习研讨的经历;掌握基本沟通合作技能与方法,与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家长及社区沟通交流的知识与技能与体验。

指标分解点

8.1掌握沟通技能:具备阅读理解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掌握人际沟通的基本方法,运用信息技术拓宽交流的渠道与途径,能与领导、同事、家长、和社区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


8.2促进合作创新:了解中小学教育的团队协作类型和方法,具有合作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有参与小组,独立思考、信息分享、互助共享、激励与应挫,促进创新与提高的经验。



上一条:【师范专业认证】直击师范类专业认证,应知应会系列知识来啦!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