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学校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学院坚持发挥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引领和支撑作用,2017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硕士点获批,现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科研水平显著提升。学院凝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个科研方向,发挥带头人和团队协同的作用,提高学院整体科研创新能力。教师获准国家级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2项,自治区及以上项目21项,市校级48项,发表论文70篇,独著或参编著作16部,获得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4项。
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学院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进与培养提高学历层次,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11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1人,现有2个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2名自治区党课名师, 1名自治区教坛新秀,4名校级教学名师。1名教师获得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一等奖,1名教师获得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学校整合校内外资源,发挥平台对科研的孵化和辐射作用。建成了内蒙古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中学思政课教师培训基地(西部片区)、包头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新时代大中学幼思政课教育联盟、青山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基地等平台。
科研项目
张春梅
|
《城乡融合发展视域下我国民族地区医疗资源公平配置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王换芳
|
《蒙汉民族交往与“走西口”现象的跨文化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李中华
|
《基于学习进阶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资源整合与实践研究》
|
教育部“十三五”规划青年项目
|
康晋霞
|
《后疫情时代高校思政课双线融合教学常态化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
成果获奖
姜明
|
《内蒙古草原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
内蒙古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
|
刘翠芬
|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
|
内蒙古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三等奖
|
核刊论文
张雪瑞
|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
|
《农业经济》(核刊)
|
马媛媛
|
《脱贫攻坚背景下农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困难与出路》
|
《农业经济》(核刊)
|
张雪瑞
|
《“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
《黑龙江民族丛刊》
(核刊)
|
刘艳萍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话语权的逻辑进路》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核刊)
|
刘军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实践价值研究》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核刊)
|
马媛媛
|
《学四史育情怀培责任》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核刊)
|
贺晋秀
|
《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师范专业的挑战与应对——以包头师范学院为例》
|
《教育理论与实践》
(核刊)
|
刘军
|
《以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的实践探索》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核刊)
|
李中华
|
《基于学习进阶的高校思政课程资源开发初探》
|
《黑龙江高教研究》
(核刊)
|
龙静云贾英飒
|
《生命共同体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核刊)(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
孟蕾
|
《生态文明建设与脱贫攻坚双赢路径探究》
|
《农业经济》(核刊)
|
平台建设
内蒙古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培训基地(西部片区)
|
包头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
|
新时代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教育联盟
|
青山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