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刘翠芬院长理论文章被“学习强国”刊载

发布日期2021年05月24日      阅读:[]

刘翠芬院长理论文章《讲好“家国大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内蒙古日报》刊载,2021年04月13日被“学习强国”内蒙古学习平台转载。

刘翠芬院长围绕高校思政课如何更好发挥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作用,从四个方面谈了看法:

第一,坚守育人初心使命。思政课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搞清楚,把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事实搞清楚,把理论上存在的误区搞清楚,增进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第二,增强大学生使命担当。当前最根本的是要引导大学生自觉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立志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贡献。

第三,增强大学生的认同自觉和行动自觉。思政课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贯穿教学始终,各门课程统筹协作、互相配合,增强大学生的认同自觉和行动自觉。

第四,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亲和力。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思政课还必须回答好学生关心关注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

文章获得社会广泛好评,阅读量超过八万人,点赞超过三千人。

2021年5月13日,包头市召开了社科理论界“培根铸魂与现代化包头”为主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会,刘翠芬院长参加会议并在会上发言,发言被载于2021年5月17日《包头日报》第6版。

刘翠芬院长认为,基础理论的创新是话语构建成功的关键。党的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围绕如何进行革命、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课题,不断根据新的实践推出新的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话语建构不断创新。

当下,如何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转化为话语优势,破解西方话语权“有理说不出”的局面,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时代赋子我们的使命。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坚守人民立场。其次,要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从现实问题中提出和研究理论,以理论回应和指导现实,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根本途径。再次,要建设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着力打造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理论创新,易于为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做到中国话语、融通古今、彰显时代、紧接地气、世界表达。当前,既要加强对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又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阐释和回应“中国问题”,讲述“中国故事”,凸显“中国精神”。

文章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9763885107879479102&item_id=9763885107879479102&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t=1618279751343&showmenu=false&ref_read_id=0ff6832c-937d-4ca9-89cd-cb865e2c03de_1621472063430&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上一条:双山院长应邀到马院作“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专题讲座
下一条:依托于我院的“青山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基地”揭牌仪式在我校举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