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正文

龙静云,贾英飒:生命共同体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发布日期2022年04月08日      阅读:[]

文章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21年第4期;

作者简介:龙静云,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贾英飒,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内容提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古老又永恒的话题,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答案。而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进一步佐证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真理,在此背景下,开展生命共同体教育已成为大势所趋。生命共同体教育以人与自然的关系教育为核心,旨在培育并强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树立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与责任感。生命共同体教育是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和拓展,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协调发展的应有之义,是应对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必然要求,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助力机制。开展生命共同体教育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着力构建系统性的生命共同体价值观,加强生命共同体理论传播和宣传工作,打造生命共同体教育大格局。

关键词: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生命共同体教育;

自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人类以疯狂攫取自然资源为代价,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得人与自然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根据2020年《地球生命力报告》,在人口为78亿的今天,荒野仅剩下35%,哺乳动物、鸟类、鱼类、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数量平均下降了68%,(公众号:马克思主义思政动态)海洋中90%的大型鱼类被捕捞殆尽,地球上75%的无冰土地被人类活动显著改变,全球近90%的湿地已经消失。面对这些严酷的数据,我们不禁要追问:人类应该怎样有效地解决这些危机?人类文明又将何去何从?我们唯有通过理性自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绿色发展战略,才能直面和回答时代之问。而全面深入开展生命共同体教育,会为解决生态环境危机提供重要助力。

一、生命共同体教育的前提:正确理解生命共同体及各种生命体之间的关系

所谓生命共同体,是指人类以及居于地球之上、天空之下所有不同种类、不同形式的生命所构成的有机全生命体。[1]生命共同体中各种生命体之间的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命共同体中各种生命体在生态学上的地位是平等的

生命共同体是一个循环系统,各种生命体通过合作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因此,各种生命体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且任何生命体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各个物种只是属性与存在状态不同,但都是生物链中的一环,都要依赖其他物种而存在。作为高级生命体的人类,同样也离不开大自然和其他生命体所给予的馈赠,正是在大自然和其他生命体所给予的馈赠中,人类从过去走到现在,也必将在大自然和其他生命体所给予的馈赠中走向未来。故人类应遵循大自然运行的规则,(公众号:马克思主义思政动态)在这些规则的范围内活动。人类并不享有任何抢占和挤压其他生命体的生存空间的特权,也没有权利任意剥夺其他生命体的生命。泰勒指出,每种生物都有其固有价值,必须得到应有的尊重,人的生命只是地球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人类不应为了满足自己的非基本利益而损害无害的非人类有机体的基本利益,必要时可以选择替代行动对非人类有机体进行最小数量的伤害,然后作出补偿。这就是泰勒所说的均衡原则、最小错误原则、补偿正义原则。[2]

2.自然具有内在价值、外在价值以及系统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阐述了一系列关于环境、生态、自然的思想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自然与社会的关系的观点,他们认为自然是人的母体、是人的无机身体、是外部世界,人与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对象性的存在物,自然对人的产生和发展而言,具有基础性地位。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3]95“人靠自然生活。”[4]这就是说,自在自然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前提和条件。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恩格斯把自然和人看作两个不可分割的生产要素,认为“土地是我们的一切,是我们生存的首要条件”[5]70。自然作为生存环境和生产要素,能够满足人类生存、发展、享受的需要,(公众号:马克思主义思政动态)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这是自然对于人而言的外在价值。根据马克思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以及保护自然的目的就是使自然更好地并且更有效地为人类服务,强调人类与自然的统一性,要求人类必须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而根据当代生态哲学理论,自然中任何生命都有生存、繁衍和展现自身最良好状态的权利,并且以此支撑和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这就是自然的内在价值。故此,生态哲学家罗尔斯顿认为,自然并不是没有价值的虚无,而是一个呈现着“美丽、完整与稳定的生命共同体”[6]。自然界不仅具有以人为尺度的外在价值,而且具有以它自身为尺度的内在价值,还具有由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相互交织而形成的系统价值。自然生态系统与其组成个体之间关系的形成皆源于其创造性功能,自然生态系统创造了万物,也是万物生长、繁衍和消亡的场域,它孕育着自然生命的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因此,在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意义上,其内在价值就综合体现为系统价值。作为自然生态系统有机组成部分的高级生命体,人类必须承担起维护所有生命体之间的和谐共生以及自然生态系统整全生命的责任,才会使生命共同体不至衰落。

3.人的生存和发展及其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要遵循自然规律

人类虽然改造自然,但是自在自然的状态、自然物的本质属性、自然灾害现象、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客观自然规律制约人的实践活动,同时也限制了人的目的的实现程度。因为人类孕育于自然,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人无法摆脱诸如生老病死之类的自然规律制约。[7]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也无法摆脱自然规律的限制。人作为自然关系的主体和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自然存在物,为实现其目的对自然进行改造和再生产整个自然界,但其前提是尊重客观规律、承担保护责任,否则就会受到惩罚。(公众号:马克思主义思政动态)因此恩格斯指出:“只有人能够做到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因为他们不仅迁移动植物,而且也改变了他们的居住地的面貌、气候,甚至还改变了动植物本身,以致他们活动的结果只能和地球的普遍灭亡一起消失。”[8]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详细阐述了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以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居民毁林开荒却失去了水分的贮藏库,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砍光枞树林导致山泉枯竭,欧洲马铃薯推广的同时也传播了瘰疬症等灾难性事件为例,告诫世人把自在自然改造成人化自然必须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也就是说,人类一方面改造自然,更好地实现了人与自然的价值,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物种多样性受损等生态问题。这就说明任何生命都无法打破生态规律,违背规律必然受到惩罚。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了人本身,人类自身的改变又会再次影响自然,人类应致力于把这个循环变成良性循环,而不是恶性循环。

二、生命共同体教育的科学内涵及其价值意蕴

生命共同体教育就是对社会成员进行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为核心内容的理论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技能教育,使其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并能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全员性和规范性的教育活动。其目的一方面是引导社会成员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要优先考虑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公平合理地对待自然,处理好自然的属性、功能、作用、价值以及资源的有限性与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客观规律与主观意愿的矛盾、自然的有限承受能力与人类的无限改造能力的矛盾。(公众号:马克思主义思政动态)另一方面,生命共同体教育要培育并强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摒弃狭隘的人类高贵于其他物种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改变以自然和其他生命体的利益换取人类生存和发展利益的思想,引导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自然观,促使其既不会为了自身的利益破坏自然,也不会为了保护自然而罔顾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是在人与自然之间维持一种适度开发与保护的张力,实现人与自然的长期动态平衡。总之,生命共同体教育致力于改变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升公民生态道德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生命共同体教育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命共同体教育是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和拓展

毫无疑问,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尤其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愈发强烈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应该适应新时代社会现实的需要而不断丰富和拓展。然而,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共同体教育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没有被提到应有的重要位置。因此,以生命共同体教育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其理论体系,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之一。

把生命共同体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在于:第一,教育社会成员形成正确的生态认知,使其能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社会成员生命共同体意识下的生态理想人格与生态道德,使其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本质上取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只有对人性异化进行扬弃和超越,才能实现人的生态自由、生命自由和精神自由。第二,帮助社会成员掌握生命共同体的有关理论、知识与技能,使其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绿色消费方式,履行维护生态平衡的责任与义务,(公众号:马克思主义思政动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第三,激发社会成员的情感体验,培养其对自然的人文关怀,热爱、欣赏、尊重、保护、善待自然,陶冶其生态道德情操,使其能够对自然界及生命体的价值进行科学评价。第四,引导社会成员把道德关怀扩大到人与自然的种际关系和代际、人际关系中,使其在生产和生活中能够兼顾、平衡人的利益与自然生命的利益、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民族利益与世界利益、当代人的利益与后代人的利益,在合理节用生态资源、科学开发绿色资源方面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以实际行动推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协调发展。

2.生命共同体教育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协调发展的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9]也就是说,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文明,其中生态文明既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必要条件之一。而生态文明的发展需要社会成员树立并践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意识。(公众号:马克思主义思政动态)综观古今中外,无论从历史发展还是现实存在抑或未来走向来看,大自然都是一切生命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人类才能持续生存于地球之上并实现繁荣发展,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生命共同体教育正是向人们强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价值观念,引导人们用辩证的思维来考虑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统筹考虑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要素、力量、过程,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力争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提升。生命共同体教育也正是通过提升社会成员的生态认识和生态素养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的进一步发展。

3.生命共同体教育是应对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必然要求

从国际上看,百年变局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生态问题已经从马克思时代的隐性问题上升为全球性的显性和重大问题。因此,应对全球性生态危机亟待开展生命共同体教育。

根据马克思的观点,资本逻辑下包括劳动异化、人的异化、自然异化在内的各种异化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和实质之一。首先,在目的上,资本对利益无止境的追逐导致劳动异化,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同时又把矛盾转嫁到自然之中。一方面,人类在生产中无限制地向自然索取原材料,破坏了生态平衡;另一方面,人类又把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废料排放到自然中,污染了自然生态环境。这就使得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并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和目的、把他者和自然当作实现自我目的的手段、通过不断占有而获得满足感的“单子式个体”。其次,在手段上,人类滥用科学技术,把科技当成操纵和压榨自然的工具,强求自然无条件满足人类的各种不合理的需求,导致自然资源被大量滥用和浪费,日益匮乏。最后,在思维上,人类不考虑环境承载力、资源再生力和自然恢复力,一方面,把自然当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单向式索取、掠夺式开发;(公众号:马克思主义思政动态)另一方面,把自然当作征服、主宰的对象,不断控制、支配自然,使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逐渐被异化为破坏自然的力量。马克思在《资本论》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的生态问题进行了批判,论证了自然异化的危害表现为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他的任何一种感觉不仅不再以人的方式存在,而且不再以非人的方式因而甚至不再以动物的方式存在”[5]225。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全球暴发,正是资本逻辑导致的恶果。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如此严峻的包括新冠肺炎疫情在内的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那就要实现“两个和解”,即人与人的和解、人与自然的和解。也就是说,人、自然和社会是有机统一的,完全脱离社会的纯自然和完全脱离自然的人类社会都是不存在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在自然中的反映,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需要在解决人与人的矛盾的过程中来完成,而这两个和解也就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3]120。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提升人类的生态意识、生态责任和生态素养。但每一个人的生态意识、生态责任和生态素养不可能自发生成,而必须通过接受系统性的教育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生命共同体教育的目的就是引导社会成员彻底摒弃把自然界当作人的工具和主宰对象的占有式的自然观,在生产和消费中摆脱盲目性的制约,不仅考虑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还应兼顾其他物种需要的外在尺度。人类可以通过物质生产活动把自然界中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变成其生存和发展之基,还可以利用各种自然物的属性来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生命活动,使自己能力的提高和发挥与自然系统的演化规律相一致,以此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是某个国家、某个民族的矛盾,而是全球性问题,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化的协同合作来解决。正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只有世界各国都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价值观念,并按照自然规律合理安排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人类才能走出资本逻辑运行的怪圈,共同致力于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解决。

4.生命共同体教育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助力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0]这就要求我们要着重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体而言,就是从人与人、人与自然两个维度出发,解决人与人的矛盾和人与自然的矛盾,“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11],而这与生命共同体教育的内涵具有一致性。

从理论上看,生命共同体教育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为核心思想,同时也蕴含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基因和生态基因,因而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之一。同时,在生命共同体教育中,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也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这里的命运指的是人与自然生命的生存命运以及人的发展命运。如果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就不能维持人与自然这个生命共同体的可持续生存[12],人类也就失去了繁衍生息的必要条件。因此,生命共同体教育所倡导的“共同体”责任意识,就成为建设美丽中国和美丽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绿色动力。

从现实来看,人与自然的矛盾已经不是某个国家或某个民族的矛盾,而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全球性问题。(公众号:马克思主义思政动态)只有世界各国自觉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价值观念,才能解决威胁人类生存、发展和延续的危机,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强调的共建、共享和共担理念,也是生态环境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要求。无论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构建,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都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突破以个体、群体、民族和国家为利益主体的限制,将全人类视作不可分割的行动主体。这就需要通过生命共同体教育帮助人们牢固树立共建、共享和共担的命运共同体理念。

从实践方面看,自然生态系统有自身的承载限度,人类的生产和消费如果超过了这个承载限度,要么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永久性的损害,要么需要自然的自我修复和人类对自然的人为修复。而自然的自我修复是在人类不再继续损害自然的前提下,由自然自身进行修复,但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因此,人类在生产和消费中要尽量减少垃圾排放,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多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尽量不破坏自然系统的自我修复机制,并及时对生态系统进行人为修复。(公众号:马克思主义思政动态)只有坚持这样的底线思维和红线思维,才能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否则将会出现人与自然的对立和冲突,最终导致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自动解体,人的生命与自然的生命都将失去存在的条件。生命共同体教育倡导的全人类休戚相关、福祸相依的整体生态命运观,能够以尊崇自然、实施绿色发展为基础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使人们发自内心地认同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关系,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共同繁荣,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生命共同体教育的实践路径

生命共同体教育在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及环境保护实践中萌芽,有着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的历史渊源,其教育体系与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既有交叉性又有并存性,因此,开展生命共同体教育应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构建生命共同体价值观,加强生命共同体理论传播和宣传,打造生命共同体教育的大格局。

1.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精华和理论品格,深刻把握新时代我国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形势、新矛盾、新特征,提出了“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13]363、“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13]360的系统观,“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不能只讲发展不讲保护,不能只讲利用不讲修复”[13]36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14]243、“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15]的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3]361的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3]362、“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13]360的民生观,(公众号:马克思主义思政动态)“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4]243的历史观,“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13]363的法治观,“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13]362的行动观,“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14]291、“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13]364的全球观等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新观点、新理念、新方法,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其中“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论断更是以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核心要义,其逻辑起点是人的生存与发展、逻辑要义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逻辑指向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与发展、逻辑归属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6],为生命共同体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理论表达和实践表达。其形成源于对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的审视与反思,以及对简单粗放的黑色发展道路和单纯追求GDP增长的功利化政绩观的修正与回应。其内容在哲学维度、经济学维度、伦理学维度上全面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辩证关系,包括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尊重自然规律与实现人的目的相统一)、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清洁世界、美丽中国与美好生活的统一、人的生态权利与生态义务的统一等观点,贡献了人类理想社会实现的中国路径和中国方案,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景和进路,为生命共同体教育指明了方法论和价值观方向,是生命共同体教育应坚持的思想指南。

2.构建生命共同体价值观

开展生命共同体教育需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构建相应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人们基于对事物的认知、理解、判断而形成的一种关于事物价值和属性的思想、理论或观念。生命共同体价值观就是人类基于当前生态环境危机不断加剧的时代背景,对人与自然生态体系中各种有机生命和无机生命之间互为价值和效用关系的认识,其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生命共同体教育中应大力倡导以下生命共同体价值观。

第一,人与自然“合一”、人与自然“合其德”的价值观。在道家思想中,自然是万物之母,是一个整体,还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状态,人与万物是平等的,都是自然中的一部分。儒家也提出“仁爱”和“时禁”等天人合一理论,认为天地万物是一体的,人把自然当成同类才能实现和谐相处。四时运行和万物生长都是有规律的,人类在对自然进行改造和利用的过程中,必须“钓而不纲,弋不射宿”[17]、“不违农时”[18]。人类在改造自然时要把人类和非人类个体本身当作整体的一部分来予以尊重,不干涉大自然的正常运行,不限制有机体生存与发展的自由,不操纵、控制和修改自然生态系统,这就是我们应该奉行的人与自然“合一”、人与自然“合其德”的价值真意。

第二,人与自然权利、义务相统一的价值观。人与自然的关系说明人类有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权利,同时,人类也有保护自然、修复自然的义务。人与自然界中的其他生命体都是共同体中的成员,自然界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其他生命体都是人类的邻居和伙伴,人类对于自然界及其他生命体都负有道德义务。《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指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9]天地万物的本源都来自“道”,“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始基,是宇宙的根本法则。人类只有顺应天道才能维持物质循环和整体和谐。庄子也指出“物无贵贱”[20],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在价值,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中庸》中也强调,天地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权利和各自的价值,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21]的关系。(公众号:马克思主义思政动态)因此,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知足、适度、知止,把自然界及其他生命体不仅当作生存和发展的手段,同时当作与人类并列的目的,尊重、爱护自然和生命,树立人与自然是有机整体、人与自然是价值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互利共赢、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价值理念。人虽然不能主宰万物,但是可以“参赞化育”。人类要从自身的生命中体会万物生命的宝贵,以诚待物,按照事物的本性促成其生长发育,而不是蔑视和破坏它。

第三,自然资源公平分配、文明消费的价值观。在中国历史传统中关于公正平等的思想由来已久。早在先秦,孔子就有了强烈的“泛爱众”的思想情怀,思想家们也认为要承认和维护一定的社会平等,主张“天下为公”[22],崇尚和睦的氛围,以实现大同社会。墨家代表人物墨子更是提出了“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23]126的思想。墨子认为天下人的不相爱导致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他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只有“视人若己”,才能“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公众号:马克思主义思政动态)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23]126。这些思想对于今天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分配也具有借鉴意义。我们在面对过去及当前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冲突时,应遵循整体系统原则、生命至上原则、平等善待原则、最低伤害原则和生态补偿原则,尽量把伤害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予以修复或补偿。在未来的生产和消费中,我们应坚持文明消费,反对奢侈消费,在生产和生活中尽量选择同等效用的替代品,以自然资源替代生命资源,以可再生资源替代非可再生资源。此外,在当代人与后代人对自然的资源分配中,还应遵循代际正义原则,应时刻谨记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自然给人类提供物品和服务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每一代人都享有平等的生存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当代人应与后代人公平分配和共享地球上的有限资源。不仅如此,其他生命体也有公平获得自然资源和延续生命种系的权利,故应坚持种际正义原则,使其他生命体的权利获得人类的承认和保障。

3.加强生命共同体理论的传播和宣传

开展生命共同体教育,除了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构建生命共同体价值观之外,还要加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传播与培训。要科学普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相关知识,在认知、审美和伦理道德等多个层面进行显性和隐性的教育。要塑造和强化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意识,着力增强资源节约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改善意识,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态文明素质以及参与生命共同体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全社会营造和形成生命共同体观念的舆论氛围与文化环境。

在具体的传播过程中,要灵活采用多种传播手段,加强话语方式创新。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利用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盘活各类资源,从线下到线上,从自然遗产、非遗中心、自然博物馆、环境博物馆、生物展览馆、生态环境科普基地、观光园、文化馆、科技馆到相关数字资料和各级媒体的影像资料,从书籍、报纸、杂志到广播、影视、动漫等数字内容,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喜好等差异化需求为受众定制推送个性化的内容,进行精准传播。(公众号:马克思主义思政动态)在传播方式上可以选择微文化、5G+VR、自然纪录片等方式。以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视频、微小说、微公益等为媒介的微传播方式涉及面广、短小精悍、内容丰富,能够发挥无微不至、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24]以自然环境的原生态面貌和野生动植物的生存成长为题材和内容的自然环境类纪录片与动植物类纪录片或普及自然地理、动植物生命科学等知识,或描绘秀美山川、奇特地貌,或记录人与自然的故事,可以传达丰富的生态文明话语,生成生态美意识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意识,提升公民生态道德水平。[25]“5G+VR”技术可以实现足不出户的沉浸式观赏,戴上VR设备走遍大好河山,体验炫酷的“云参观”和“云旅游”活动,能够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命共同体意识,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此同时,“还要把生态破坏造成的严重后果呈现给受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唤醒公民内心深处的生态良知、不断激发生态觉悟,促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与工作实践中自觉反思和审视自己的需要、欲望与行为,进而不断矫正自己的不合理需求、克制不良欲望并减少盲目行为,实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绿色化”[26]。唯其如此,生命共同体教育才能结出丰硕果实,实现其效能和价值。

4.打造生命共同体教育大格局

生命共同体教育的最终价值追求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开展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教育必须考虑到社会成员所处的复杂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环境,打造大教育格局,协同发力。

一方面,在理论上要完善顶层设计和整体设计,坚持系统思维和大教育理念。在教育起点上,生命共同体教育应该以自然界中所有生命体的权益,包括静态的和动态的物质性权益和精神性权益为逻辑起点。在教育指向上,生命共同体教育的基本对象是人,作为个体性存在,生命共同体教育应把人培养成包容生命、亲近生命、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的人;作为类存在,生命共同体教育应把人培养成具有宇宙视野和自然情怀的生态公民。在教育视域上,生命共同体教育应基于多元开放的系统视域、动态生成的生态视域,体现全球视野和未来视野。在教育内容上,生命共同体教育应着重培养人性情感,体现人文关怀,培养人的生命认知力、自然认知力和社会认知力。在教育方法上,除了运用一般教育方法外,还可以采用自然体验法、价值引导法、生活践行法等特殊教育方法。在教育阵地上,生命共同体教育不仅要把学校教育作为主阵地,而且还应涉及家庭、社会、企业、团体、政党等组织。

另一方面,在实践中要打造同心圆似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大教育格局,建立“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指导下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整合发展、有效衔接的终身教育体系。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参与,优势互补,真正形成育人合力,要避免学校教育家庭化、家庭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学校化的畸形现象。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家庭教育中,要遵循日常生活中的示范性原则,着力培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与生态道德观念和自然审美观念。学校是进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教育的主体和主阵地,在学校教育中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公众号:马克思主义思政动态)从横向和纵向建设生命共同体教育的大中小幼一体化,灌输和塑造正确的价值观。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补充与发展,要发挥其内容广泛、方式灵活、环境丰富的特点和机构众多、品种丰富、时间灵活的优势,重视参与和体验,发展社会成员在自然生态方面的兴趣、爱好、特长,提高其生态文明素养。总之,在生命共同体教育过程中,要结合社会成员的实际状况和文化层次,把复杂高深的生命共同体理论简化为内容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和可视化的一般知识体系,这样,社会大众才能将这些知识听懂、识记和理解,并将其铭记于心、见诸行动。

上一条:我院两位教师获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项课题立项
下一条:我院教师贾英飒的科研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关闭